台北市前牙醫師公會理事長 楊俊杰醫師 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認識博士陳俊龍醫師,進而相知結交為好友,純屬機緣,受邀為其新書《為甚麼要植牙? 來自101 位病患的心聲》寫序文備書,見證歷史,倍感榮幸!
本書每位病患皆有詳細資料佐證,不但來自世界各地,且其告白一字一句都是病患感恩之心,肺腑之言。每位病患的故事都不一樣,每個案例病情也不盡相同,相信細讀本書必可增長您對口腔醫療的知識,尤其了解本世紀牙醫學科最大的進展 — 植牙學。
近五十年來,全球醫療技術日漸進步而使得人均年齡增加,現今少子化的衝擊導致社會年齡結構老化,中老年人愈來愈多,老年醫療成為將來不得不面臨的社會問題。而健康的牙齒及咬合,更是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身體很多疾病皆與口腔健康息息相關,牙周病、蛀牙、缺牙、骨質疏鬆等皆是老年無可避免的疾病,還好這些年來,植牙的進步,使得老年人可以享受一生中第三套牙齒「人工植牙」。( 第一套是乳牙、第二套是恆牙)
植牙歷史發展至今,大約七十多年,但前三四十年僅是嘗試階段,近三十年才是真正的起步。第一個十年,還在證實植牙的可行性,是否能替代缺失的牙齒。而第二個十年,在大家逐漸對植牙有信心後,便開始研發改善植體的設計,器械的精進,軟硬組織的修復,然而及企圖克服一些禁忌和困難的案例。
直到近十年來,植牙因為科技發展而持續突破,趨向更細緻的要求及挑戰,希望植牙後裝上牙冠,使其美觀、功能都更接近自然牙齒。此外由於3D電腦斷層診斷數位化,使診斷更精確。手術模板、客製化支台齒、牙冠等之設計及製作,皆趨向數位化(CAD/CAM),使得療程簡化、手術時間縮短、減輕病患之創傷所造成的疼痛,並提昇植牙成果。
因此,個人認為未來植牙的新趨勢,是「數位化微創植牙」,雖然目前仍有許多植牙專家或大師仍墨守成規,依照教科書或傳統步驟在植牙,但我相信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如同傳統手機無論如何改造,終會被智慧型手機取代一樣,是時代必然的浪潮。
陳博士的的微創理念,早在1995 年就已萌芽,他不但是「微創水壓式推鼻竇增高術®」創始人,更獨創「陳氏微創五合一® 植牙技術」,且多年來不段研發改良多項醫療器械,包括專利微創專用鑽頭及植體,近二十年來陳博士已經有超過六萬顆植牙的實例,結合他超前的觀念、豐富的經驗、卓越的技術,我想尊稱陳俊龍博士為「一代微創大師」,本人由衷認為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傳統觀念及術後植牙,侵入性較大,手術詞間冗長,造成病人疼痛不適,復原較慢,因此有許多禁忌,好比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高風險族群都常拒於植牙門外,陳博士倡導的微創植牙,使用獨特研發專利的微創器械及植體,能簡化術式,縮短手術時間,侵入性極小化,因而能突破禁忌,造福許多原本被放棄植牙治療的病患,一如本書諸多陳博士的病患,就是最好的見證。
或許盛名之累,陳博士在國內外遭受不實或毫無根據的指控毀謗,雖收費高於台灣一般行情,但病患絡繹不絕且心存感激,代表其高超的醫術得到病人的肯定,此書《為甚麼要植牙? 來自101 位病患的心聲》就是最好的見證,任何謠言都不攻自破,「事實勝於雄辯,真金不怕火煉。」
我也欽佩陳博士多年來造訪貧窮弱勢的國家,實行植牙義診之善舉,同時不定期的返回台授課,教導國內牙醫師植牙技術的新知,這些對牙醫學界的貢獻,遠遠超過植牙的商機。
大家都知道,在籃球界有位哈佛林書豪,我想牙醫界也有位哈佛陳俊龍。
他憑藉自身努力在西方白人社會嶄露頭角,能站上世界舞台發光發熱。不單是因為他跨時代的灼見及視野,更是因為這些患者親身的見證及感激,成就了陳俊龍博士非凡的牙醫生涯。
希望藉由這本書,來增進大家對植牙新技術的信心與肯定,同時暸解植牙的確能帶給病患一口健康的牙齒,進而提高生活品質,增進身體健康。
- 楊俊杰醫師 -
名流牙醫診所 院長
台大牙醫學士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齒顎矯正碩士
第11屆台北市牙醫師公會 理事長
第34屆亞太牙醫(APDC) 大會會長
亞太牙醫聯盟(APDF) 財務長
亞太國際牙醫繼續教育學院(ICCDE) 財務總監
中華民國審美植牙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常務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