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最新消息

分享

陳俊龍博士的發明「母子刀」

愈來愈多醫師對陳博士的技術與理念有興趣,他決定親自揭開這一切的起點,從一把小小的「母子刀」開始。
在一系列分享中,陳博士將完整公開「母子刀」的設計理念、專利認證與背後的初衷,也將讓更多醫師深入理解——這樣的設計,能夠讓植牙變得更穩、更快、更安全。

1993年,牙醫界開始重視牙齦萎縮問題,並嘗試在臨床研究中找出最適合的手術方式。當時的作法是在上顎取下一塊牙肉,用來填補已萎縮的牙齦,但這樣的手術不僅對病人來說痛苦、流血不止,對醫師來說,要從不斷流血的傷口,取下一塊形狀完整的牙齦,也是困難重重。

有次,陳博士在Lawry's 牛排館用餐,看到一位年輕廚師推著牛排車來到他桌邊服務,他跟廚師說要一份五分熟的牛排。只見廚師技術不太純熟,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下刀、該切多大塊,一直換刀具,雙手也開始發抖,切不下去也切不整齊,還拉扯破壞肉的纖維,讓整塊牛排看起來血淋淋、就像是一分熟。
陳博士心想,「如果這塊牛排是病人,那有多可憐!」廚師切牛排的手法,就像醫師在取牙肉來補牙齦,因無法精準下刀,讓病人的口腔血肉模糊、血淋淋又非常痛苦。

那天晚上,陳博士在牛排館中茅塞頓開:要理解病人的痛苦,手術刀也很重要,因此開啟陳博士「母子刀」的發明之路。
陳博士「母子刀」的設計,只需要五秒內就能準確切下一塊厚度與寬度均勻、形狀完整的牙肉,不再受限於病人口腔健康的條件,和醫師技術的優劣,都可以快速完成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