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Tick Segerblom

美國內華達州參議員

楊俊杰

名流牙醫診所 院長

王興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

趙培勳

TIAMID 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理事長

楊振華

前宏都拉斯駐華大使

李振亞

終結四十年植牙痛苦的過程 陳氏微創五合一®植牙法的神奇之妙

張泠

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受益者

美國內華達州參議員 Tick Segerblom 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1998年我在一個難得的場合裡,認識了一位華人醫師Dr. Leon Chen,他當時被美國參眾兩院推選為最佳青年,並從內華達州長手中獲頒了這個獎項。這在美國主流社會中,著實罕見,因為醫學界普遍都是白人的天下,絕不會輕易相信華人牙醫師的技術,而眼前這位華人牙醫師竟得到美國「最佳青年獎」如此殊榮,令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想不到過了五年後(2003年),我與這位僅有一面之緣的華人醫師Dr. Leon Chen竟再度重逢,帶著我的太太到他的牙醫診所求診。
約三年前,家庭牙醫師為我夫人做了一顆假牙後,開始有牙痛及口腔異味等病徵。為了改善問題,每週夫人都必須去牙醫診所報到,持續了長達一年,整個過程十足讓我們身心俱疲。

但到最後那位牙醫師也使不出法子了,就只得介紹她轉診到根管專科,等於是把手中這個燙手山芋丟出去。
夫人重新來到了根管科治療,繼續每週請假奔波,就這樣又耗了一年多,但是牙痛的煎熬及口內散發出來的異味仍然沒有改善。
根管治療的醫生推薦她轉診到有顯微鏡設備的牙醫師處診治,之後我夫人又再接受了長達一年的療程,三年折磨卻絲毫未見改善,無奈之外更是心力交瘁。
我夫人的這顆牙齒,整個治療過程是如此艱辛且痛苦,市長室或市議會同事幾乎人人知曉,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拿來調侃或評論的新鮮事兒。
但旁人可能無法想像,這三年漫長的治療、無盡的痛楚是如何度過的。
百般失望之下,我突然想起了五年前在頒獎典禮上獲獎的華人牙醫師,也耳聞過他不少事情,心想何不做個改變?
因此急忙在某天下班之際,千里迢迢帶著太太到他的診所,諮詢那顆如此折磨人的牙齒是否有更新的治療方案,並詳細的把太太這三年來的治療過程從頭細說。

然而,經陳醫師仔細檢查後發現,這顆牙早就裂了,應該要拔掉再植牙方可改善。
我很訝異他跟其他牙醫迥然不同的診示,於是全程在旁觀看太太拔牙的過程與植牙手術的狀況;陳醫師說因為牙根破碎的情形非常嚴重,導致牙槽骨發炎,甚至連骨頭都腐臭了,連我遠遠都聞到難掩的異味。
但看到這樣嚴重的病況,我實在不免忿忿不平,「這些牙醫師們治療這顆牙整整拖了三年,難道只是為了賺錢嗎?這回是我為這顆牙齒作第四次療程了!」
我跟我太太都非常疑惑,為什麼三年前醫生沒有建議她植牙?
而這段治療期間,她諮詢過每位醫生植牙方案的可行性,但是每位醫生都告訴她:植牙的過程非常繁瑣且目前的技術還不一定會成功。

她索性劈頭直問:「難道植牙需要三年這麼漫長才能確認可行嗎?」
陳醫師回答:「不是!但是醫學書上是這麼教導的,牙齒要醫治到無法拯救為止才能以拔掉的方式做處理。」

想到我太太因為教科書的論述而拖延痛苦了三年病情,我不免感到不滿:「When is enough?」(那到底什麼時間點才能決定)
我當下實在很想去告那三位牙醫生,但陳醫師規勸我可能是告不贏的,因為法官會參考學校的教材來當審判的依據。
當然,我並非專業牙醫師,編排教科書的教授著重理論及技術,而醫生臨床經驗雖然豐富,但是仍無法親身體會病人的各種痛楚,我心疼太太為了治療這顆牙齒,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到處奔波,更無法專心工作,我反問:「這難道就是學校所教的醫德嗎?」
感謝上帝,讓我遇到了陳醫師,他推翻傳統主流並給予正確且迅速的診療,我對他直言:「They are only dental technician, and you are really a doctor.」(他們都只是牙匠,你才是真的牙醫。)
而因為我夫人是Las Vegas市長的特助,爾後也因為這一次的機緣,市長和市政府裡的同仁們都相繼地成為Dr. Chen的病人,沒有一位不驚呼連連,都因為他卓越的醫術而擺脫痛苦,從此有了的人生。

我相信對病人來說,提供各種可能的治療方案並分析給病人理解,是一位醫師的素養,而非僅是單方面遵循自己熟悉的治療手段,讓病人毫無選擇。
假如我們當初得知有植牙的選擇,我們絕對不會走這麼多冤枉路。
雖然病人只能百分之百相信醫師的專業,但唯有仔細聆聽病人的需求,幫病人考慮周全,完整地分析,再提供各種選擇及判斷給病人參考,最後採取快速且精準的治療方式,解除病人的痛苦與煩憂,這才是最有醫德的醫療服務。

 

Dr. Leon Chen是我目前看到能完整做到上述理念的牙醫,我跟我太太實在萬分感謝上帝讓我們可以遇到他,對我而言,他不只是一位真正的牙醫,而且是一位偉大的牙醫師。

 




- Tick Segerblom -

美國內華達州參議員



 

台北市前牙醫師公會理事長 楊俊杰醫師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認識博士陳俊龍醫師,進而相知結交為好友,純屬機緣,受邀為其新書《為甚麼要植牙? 來自101 位病患的心聲》寫序文備書,見證歷史,倍感榮幸!

  本書每位病患皆有詳細資料佐證,不但來自世界各地,且其告白一字一句都是病患感恩之心,肺腑之言。每位病患的故事都不一樣,每個案例病情也不盡相同,相信細讀本書必可增長您對口腔醫療的知識,尤其了解本世紀牙醫學科最大的進展 — 植牙學。

  近五十年來,全球醫療技術日漸進步而使得人均年齡增加,現今少子化的衝擊導致社會年齡結構老化,中老年人愈來愈多,老年醫療成為將來不得不面臨的社會問題。而健康的牙齒及咬合,更是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身體很多疾病皆與口腔健康息息相關,牙周病、蛀牙、缺牙、骨質疏鬆等皆是老年無可避免的疾病,還好這些年來,植牙的進步,使得老年人可以享受一生中第三套牙齒「人工植牙」。( 第一套是乳牙、第二套是恆牙)

  植牙歷史發展至今,大約七十多年,但前三四十年僅是嘗試階段,近三十年才是真正的起步。第一個十年,還在證實植牙的可行性,是否能替代缺失的牙齒。而第二個十年,在大家逐漸對植牙有信心後,便開始研發改善植體的設計,器械的精進,軟硬組織的修復,然而及企圖克服一些禁忌和困難的案例。

  直到近十年來,植牙因為科技發展而持續突破,趨向更細緻的要求及挑戰,希望植牙後裝上牙冠,使其美觀、功能都更接近自然牙齒。此外由於3D電腦斷層診斷數位化,使診斷更精確。手術模板、客製化支台齒、牙冠等之設計及製作,皆趨向數位化(CAD/CAM),使得療程簡化、手術時間縮短、減輕病患之創傷所造成的疼痛,並提昇植牙成果。

  因此,個人認為未來植牙的新趨勢,是「數位化微創植牙」,雖然目前仍有許多植牙專家或大師仍墨守成規,依照教科書或傳統步驟在植牙,但我相信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如同傳統手機無論如何改造,終會被智慧型手機取代一樣,是時代必然的浪潮。

  陳博士的的微創理念,早在1995 年就已萌芽,他不但是「微創水壓式推鼻竇增高術®」創始人,更獨創「陳氏微創五合一® 植牙技術」,且多年來不段研發改良多項醫療器械,包括專利微創專用鑽頭及植體,近二十年來陳博士已經有超過六萬顆植牙的實例,結合他超前的觀念、豐富的經驗、卓越的技術,我想尊稱陳俊龍博士為「一代微創大師」,本人由衷認為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傳統觀念及術後植牙,侵入性較大,手術詞間冗長,造成病人疼痛不適,復原較慢,因此有許多禁忌,好比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高風險族群都常拒於植牙門外,陳博士倡導的微創植牙,使用獨特研發專利的微創器械及植體,能簡化術式,縮短手術時間,侵入性極小化,因而能突破禁忌,造福許多原本被放棄植牙治療的病患,一如本書諸多陳博士的病患,就是最好的見證。

  或許盛名之累,陳博士在國內外遭受不實或毫無根據的指控毀謗,雖收費高於台灣一般行情,但病患絡繹不絕且心存感激,代表其高超的醫術得到病人的肯定,此書《為甚麼要植牙? 來自101 位病患的心聲》就是最好的見證,任何謠言都不攻自破,「事實勝於雄辯,真金不怕火煉。」

  我也欽佩陳博士多年來造訪貧窮弱勢的國家,實行植牙義診之善舉,同時不定期的返回台授課,教導國內牙醫師植牙技術的新知,這些對牙醫學界的貢獻,遠遠超過植牙的商機。


  大家都知道,在籃球界有位哈佛林書豪,我想牙醫界也有位哈佛陳俊龍。

  他憑藉自身努力在西方白人社會嶄露頭角,能站上世界舞台發光發熱。不單是因為他跨時代的灼見及視野,更是因為這些患者親身的見證及感激,成就了陳俊龍博士非凡的牙醫生涯。

  希望藉由這本書,來增進大家對植牙新技術的信心與肯定,同時暸解植牙的確能帶給病患一口健康的牙齒,進而提高生活品質,增進身體健康。






- 楊俊杰醫師 -
名流牙醫診所 院長
台大牙醫學士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齒顎矯正碩士
第十一屆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
第三十四 屆亞太牙醫(APDC) 大會會長
亞太牙醫聯盟(APDF) 財務長
亞太國際牙醫繼續教育學院(ICCDE) 財務總監
中華民國審美植牙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常務監事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 王興教授 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好多年前就知道陳俊龍博士是在美國享有盛譽的口腔種植專家,是畢業於美國名校哈佛大學牙學院的高材生,是一個有著豐富口腔種植臨床經驗且不斷刻苦鑽研、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諸多新穎的獨立思考的專家。也許是他的微創植牙的理念與實踐深深吸引了我,我把朋友推薦的陳俊龍博士的《為甚麼要植牙?》認真閱讀了一遍,也和國內認識陳醫師的口腔同道做了一點交流,也許有人並不完全認同陳醫師書中闡述的觀點,但是不可否認陳醫師在口腔種植發展的早期就提出微創植牙的理念,並圍繞這樣的理念進行了一系列技術創新與改進是一件對患者和醫生都很有意義的事。很值得讓人尊敬。陳博士說:「作為一位植牙醫生,我的哲學就是不斷為患者找出最好的治療方案,幫助他脫離痛苦與不便,我所有在植牙領域的思考和研究,都是遵循著這種醫學傳統最根本的價值觀念,永遠追求對病人最好、最快、最簡潔的方法來治療最複雜的案例,減輕病人的痛苦及手術的風險,若能讓病人早一天減少病痛,這就是微創植牙的開始。」這大概就是陳博士為什麼執著於微創植牙的出發點和理由「一切為了病人」。

  作為從醫五十年並在口腔種植領域有所探索的一名老的口腔醫生我由衷地讚賞這樣的理念,更何況隨著種植體本身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以及一系列生物材料、手術器械的研發成功,為這樣微創植牙創造了可以實現的一系列有利條件。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口腔種植技術正在朝著微創、簡便、美學均得以兼顧的方向發展。這無論是對患者和醫者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事實上一些被熱捧的植牙技術是有違這個發展大趨勢的。每一個從事口腔種植的醫生應該保持這樣一份冷靜。為了我們的患者,追尋更加簡便,微創、效果更好、使用更加長久、費用更為低廉的口腔種植修復技術。

  我向讀者推薦這本書的另一個理由是:陳醫師用心的積累自己的每一個病例,並在這本書中就每一個病例診治計畫的思考與分析進行了認真的記述。這本身就很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一位好醫生既要有正確的診治理念,更要針對每一個具體病例做出周密認真的計畫與分析,從而為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這也是當前個性化醫療、精准醫療所提倡的醫療服務模式。從而讓我們的病人得到實惠。我欣賞這樣的針對一個個具體病例的認真思考與分析。

  這本書似乎不像我們經常看到的嚴肅的學術專著那樣,處處都是學科術語。它加插著許多與病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具有很強的閱讀趣味性。我相信認真閱讀本書的讀者一定會和陳醫生分享他諸多成功的經驗。祝賀這本心血之作的出版,也期待陳醫生更多的新作問世。
 






-
王興教授 -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

北京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教授

北京醫科大學醫學博士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正頜外科中心主任、口腔種植中心主任

中華口腔醫學會及多個學術組織要職

國內外20種學術期刊總編輯、編委



 

TIAMID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前理事長 趙培勳醫師 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從畢業後開始學習植牙,至今已經超過十個年頭,有感於植牙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植牙觀念一直在捨舊更新,因此我也不間斷的持續再進修,接受再教育,希望以最新最好的醫療品質來服務病患。舉凡補骨、植皮、開窗、劈骨等植牙相關手術都做過不少,自認為自己算是對得起病患的植牙醫師,竊喜我的病患遇到我應該算是他們的福氣吧。

  但自從學習陳博士的微創五合一® 植牙技術後,真是感到自慚形穢,原來植牙的病患根本不需要受那麼多的苦,就可以得到相同的治療結果。陳博士的論述令我大為震撼,他打破傳統的植牙觀念,顛覆既有的植牙技術,在他手上沒有不能以植牙解決的案例。
 

  因為陳博士的論述跟我從前在研究所接受的植牙教育觀念大相逕庭,起初還抱持著相當懷疑的態度,但臨床上累積越來越多的案例後,才逐一驗證陳博士的理論確實無庸置疑

 

  陳博士獨創的手術技巧,使整個植牙手術時間大為縮短,且術後病患的不適感相當低微,尤其最新研發立即拔牙立即植牙的技術,不需要等待三個月的拔牙窩洞癒合期,縮短病患的等待時間,其觀念更是打破傳統窠臼,大多數的案例都可以即拔即植,不需要特別去挑選案例,連前牙美觀區都可以做到讓病患相當滿意的程度。

  從前以我的傳統植牙方式,病患必須歷經多次手術,漫長的等待時間,才好不容易完成假牙的製作。但是採用陳博士發明的微創五合一® 植牙技術,其結果與傳統植牙方式不相上下,但病患的受苦指數大幅降低,植牙病患不需要經過既漫長又痛苦的折磨,除非要做軟組織塑形,否則幾乎90% 的病患只需要一次手術就搞定,接下來就沒事回家等待,病患的接受度與滿意度相當高。採用陳博士發明的微創五合一® 植牙技術,不用事先取病患的口腔模型做分析,製作手術導引板,照電腦斷層,再好幾位醫師坐下來討論該如何完成手術,唯有微創五合一® 植牙真正做到“walking implantation”的境界,也就是病患第一次踏進診所,充分了解後就可以植牙了,實實在在地把植牙當成是牙科門診每天例行的工作,就像牙醫師每天補蛀牙一樣。

  因此來診所植牙的病患倍增,尤其舊病患們「吃好道相報」,一傳十十傳百紛紛介紹親友前來。

  任何可成功執行的醫療術式沒有對錯,但若可減輕過程中病患所需承受的痛苦,又達到同樣的結果,才叫做進步。陳博士是真正植牙界的藝術家與先驅,我相信陳博士發明的微創五合一®植牙技術絕對會是未來植牙界的主流。




 

- 趙培勳醫師 -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碩士

國防醫學院牙醫學學士

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前理事長

中華牙技學會顧問醫師

高雄柏康牙醫診所院長

高雄大左營牙醫診所院長



 

前宏都拉斯駐華大使 楊振華 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在宏都拉斯颳起一陣旋風,大家對有愛心又熱情且醫術不凡的牙醫師紛紛豎起大拇指,甚至連宏都拉斯總統夫人都專程搭機赴美找Dr. Chen植牙呢!

  長久以來,父母親都有牙痛的困擾,因為我長年在台灣工作,平日只能以電話關心問候,言談中才驚覺到父母親抱怨牙痛的頻率變多了,且情況好像一次比一次還要嚴重。

  薩爾瓦多的醫療品質向來比宏都拉斯好,因此我請父母親飛到薩爾瓦多就醫。他們在薩爾瓦多看了幾位牙醫師,醫師們都說父母親需要植牙;但是因為鼻竇骨不夠高、也不夠多,另外需要進行大腿骨開刀手術,用來彌補上顎鼻竇骨,這樣只能初步「評估」是否進行植牙。醫師們還說:「若是運氣好本身條件又夠的話就可以植牙,但仍需要住院觀察一週才能進行這項手術。」

  之後我與父母的電話交流中,他們再也沒有提起牙痛的事情,我以為他們接受植牙了。直到回宏都拉斯過聖誕節,我才發現父親的牙齒持續惡化中,一問之下才知道,年邁的父母一想到植牙需飛往薩爾瓦多好幾趟,需要住院甚至還要全身麻醉開刀取下骨頭後,才能知道適不適合植牙,父母親索性放棄植牙,繼續忍痛過日子。

  這件事情讓我相當自責,一方面因為我長年居住海外不能就近照顧,二方面是想到困擾他們多年的牙齒問題未能解決,深深感到既內疚又難過。於是決定趁著回台灣在休士頓轉機時,親自帶父母去美國植牙。

  雖然到了美國,做了一些簡單的檢查,牙醫師仍認為父母親的鼻竇太低了,要把上顎骨敲破後,取下顎骨用來補骨,再把骨頭放在鼻竇裡,增加及推高鼻竇骨。雖然一樣麻煩,但我認為至少比取大腿骨安全多,也不用住院也不用全身麻醉。由於我有要務在身,匆忙留下信用卡給診所護士,就趕飛機回台灣了。

  一年後再回宏都拉斯過聖誕節,突然想起那張信用卡怎麼沒有扣到美國那筆植牙費,難道是父母親自己付了錢?相問之下才明白,父母親仍舊認為植牙太繁瑣,費用又太高,且取出下顎骨讓他們卻了步,所以又放棄治療。

  父母親的痼疾就在忍耐中一天一天的過去,直到2010年,我聽到有支「美國植牙醫療團隊」要赴多明尼加義診。

  當時我心中不斷地質疑:「植牙這麼貴,而且要開好幾刀,複診好幾趟,怎麼可能義診一次救完成了呢?」「植牙要常常回診檢查,而且手術持續還要好幾年……不是嗎?」

  與我感情非常好的台灣叔叔張元宵律師,在一次因緣際會之下,張律師聊起他有位朋友,Dr. Leon Chen正在多明尼加義診。後來才知道,原來Dr. Leon Chen就是領導美國植牙醫療團隊義診的美國醫師!

  這消息讓我十分興奮,積極的請張元宵律師介紹Dr. Chen與我認識及會面。雖然與Dr. Chen是初次見面,但由於我一心掛念父母親長期沒能解決的痼疾,也希望能為宏都拉斯的人民再爭取一點福利,於是我向Dr. Chen提出邀請,希望他的醫療團也能來宏都拉斯義診。

  沒想到Dr. Chen沒有猶豫馬上就答應,同時還積極安排廣邀台灣多位牙醫師共襄盛舉。讓宏都拉斯人民更感動的是 — Dr. Chen以個人名義捐出200支植牙體,後來又因為義診的民眾太踴躍,Dr. Chen再追加50支植牙體。

  Dr. Chen領導的植牙醫療團隊到宏都拉斯義診的那一天,第一夫人Ms. Rosa在電視媒體上說:「我們一直很歡迎其他國家來義診的醫療團隊,但是往往牙科醫療團隊所提供的診斷治療方式,主要是為宏國人民洗牙拔牙,其實我宏國牙醫師在這方面即已擁有足夠的專業技能了。這次Dr. Chen所帶領的團隊,不同於先前醫療團隊的服務方式,而是世界先進國家的植牙治療,除此之外,Dr. Chen更將植牙技術傳授予宏國牙醫師,開闊我宏國的牙學領域」。

  現場約五六百名病人等著就診,人山人海,盛況空前。我原以為畢竟是免費的義診,Dr. Chen會篩選身體好、各方面條件不錯的病人來植牙,沒想到他有求必應,眼前的所有病患Dr. Chen都會為其植牙,且手術快又成功!因此Dr. Chen在宏都拉斯颳起一陣旋風,大家對有愛心、充滿熱情且醫術不凡的陳博士紛紛豎起大拇指,甚至連宏都拉斯總統夫人都專程搭機赴美找Dr. Chen植牙呢!

  在Dr. Chen動身到宏都拉斯義診之前,我詢問過多明尼加的代表,他們對Dr. Chen所領導的植牙團隊醫師是讚不絕口,植牙成功率極高。因為已有耳聞Dr. Chen的醫術,我很希望讓我的父母也能解決困擾多年的痼疾。

  在父母赴美之前,我與Dr. Chen通過電話仔細了解過程及細節。Dr. Chen說父母親只需要來美國一趟就好了。我半信半疑地思考著,之前的牙醫們都說要住院、補骨等大工程,為什麼Dr. Chen說:「可能去一次就好了。」

  但沒想到我再與父母連絡時,他們告訴我Dr. Chen已經幫他們植好牙了。

  我很驚訝地問父母:「你們不用複診檢查嗎?」

  「不用啊!等Dr. Chen來義診時再給他看一下就好了。」父親說。

  「不是要取下顎骨或大腿骨嗎?」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Dr. Chen說用骨粉跟幹細胞就可以了,他來宏都拉斯時會幫我裝上牙冠。」

  在這短短的交談中,我深深感覺到父母親已經擺脫牙痛的夢魘,而這種治療過程不但神速又簡單,讓我和父母親都深感佩服。Dr. Chen一再地強調:使用他的專利治療方式,沒有植不好的牙!病人身體條件不好,不能當作植牙失敗的藉口!





-
楊振華 -

前宏都拉斯駐華大使

現任宏都拉斯總統幕僚



 

終結四十年植牙痛苦的過程 陳氏微創五合一®植牙法的神奇之妙

 

前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的岳父 李振亞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今天我要介紹一位享譽國際,榮登全球百大名醫錄,聲名遠播的頂尖名醫「美國哈佛大學牙科醫學博士陳俊龍」。他是我此生的貴人,因為幸運之神眷顧我,一次偶然間的機緣,經由朋友推薦認識了陳博士,從此我不再受牙痛之苦,說是陳博士把我從痛苦的深淵解救出來,也絲毫不為過。


  曾受坊間廣告術語宣傳吸引,碰上了一位技術不成熟的牙醫師,幫我植了8顆牙後諸多後遺症接連產生,牙齒痠痛、臉部腫脹、植牙體搖搖欲墜甚至穿破鼻竇造成發炎,引發鼻腔內產生異味,甚至傷及牙內神經造成顏面麻痺,一筆龐大醫藥費,卻換來滿口牙痛,真是苦不堪言。


  正處身心交瘁情緒跌到谷底之際,有位好友熱心安排我前往上海尋求陳博士的協助,他仔細研究X光片後,我採用他所研發的「陳氏微創五合一®植牙法」,並迅速清除失敗的植牙體及膿瘡,陳博士以最安全的微創手術宛如鬼斧神工般的藝術巧手來進行治療,重新植上新的牙體,如此高難度的療程竟然一次到位絲毫未差,俐落手法令我嘖嘖稱奇,我親自體驗陳氏微創五合一®植牙法,無痛無腫手術後不流血,現拔現種,陳氏微創水壓式推鼻竇增高術®及陳氏牙齦移位美容術®,為了減少病人的痛苦及手術風險,採用陳博士發明且取得美國專利的器械鑽頭修補我殘缺的鼻竇,神乎其技地將不堪回首的夢魘全部一掃而空,終於開始有了美好的生活品質,內心由衷感激不言而喻。


  研讀本書後對陳博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少小離鄉獨自前往美國,不得不割捨熟悉的家人及朋友,懵懵懂懂到了異地,面對陌生環境,初期惶恐、焦慮、孤寂、沮喪,甚至感覺自己前途一片茫然無助,每當夜深人靜思念家人時,往往獨自淚濕枕頭,尤其以前電腦資訊並不發達,患了思鄉病的孩子唯一的解藥就是提筆寫家書,深藏內心的孤獨才能得到救贖,然後期待自己快快長大,更要培養出獨立、堅強、負責、勇敢的意志……這首屬於小留學生的悲歌徹底引起了我的共鳴,對照同樣留美的我,原來彼此的心境和際遇卻是如此相似!


  我這個門外漢除了好奇外,從書中粗淺瞭解陳博士在牙醫領域中的各項突破性發明,申請專利屢屢創新,將醫療技術提升到另一境界造福人群。俗話說:「沒有風浪練不出水手的腕力,沒有戰場試不出戰士的膽識」,天生我材必有用,從一路跌跌撞撞到一帆風順需要永不服輸的精神,加上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跨過障礙穿過門檻。陳博士在父母的栽培下,還能把握天時、善盡地利、廣得人和,鍥而不捨努力奮鬥才能創造事業最高境界。


  「鑄鐵經過千錘百鍊才能成為精鋼,碳要經過千萬年的高溫高壓才能成為鑽石!」人也要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出人頭地,所以我堅信陳博士的努力絕非偶然。如同陳博士對自己的比喻,一隻小小的鴿子飛向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帶著任務完成了使命,期盼返家時可以重回父母溫暖懷抱,分享榮耀予家人,然而父親卻已年邁失智,這成為陳博士心中最大的遺憾……


  每個人生長的環境皆不同,使得觀念思想也有差異,夢想也不盡相同,人人有夢是引發社會進步的源頭,有創新就不會落後。陳父在陳博士年幼時即對他寫下「要為陳家創下光輝偉大的歷史,為國家爭光榮」的殷切盼望,陳博士一步步地將父親的期望一一實現,本書中詳盡描述一位迷失的小留學生,如何擠進哈佛並成為世界植牙名醫的故事,值得推薦給廣大的讀者,讓後代子孫受益匪淺。



  此生有幸認識這位首屈一指的植牙大師,植牙六萬餘顆,推鼻竇數千例,陳博士也不遺餘力希望將微創五合一®植牙技術更加普及地推廣到全世界,除建立服務全球的醫療通路外,近年來更號召各國牙醫師學生組成國際植牙團隊,前往需要協助的國家如:多明尼加和宏都拉斯內的偏遠地區義診,讓更多病患可以受惠。這也是他常懷著感恩的信念,回饋於社會,造福人群,開創新紀元。


  越認識陳博士,越看見他的的努力,沒有驕傲之氣,外表斯文為人誠懇溫和謙卑,一向親切地對待病人,更願意提攜後進,我真誠地給予最響亮的掌聲!我真的看到重情重義的鴿子飛回來了,咕咕咕的叫聲呢喃訴說著「感謝親愛的父母養育之恩,子欲孝,親猶在。」這是一本鼓勵人們奮鬥不懈終能贏得人生桂冠的好書,誠摯推薦給大家。
 







- 李振亞 -

美國EML科技公司董事長

前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的岳父

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受益者

 

媚登峰事件證人張泠給陳博士的一封信



  媒體:媚登峰仲介密醫。但我不是受害者,是受益者!


  從去年的媚登峰仲介密醫的新聞事件,使我想起牙科醫學博士。我在媚登峰所舉辦的說明會中認識了陳博士,也因為如此,有幸成為了陳博士的病人,也是當時事件中檢調約談的對象。


  訊問中,檢調詢問我關於牙科醫學博士植牙的細節與過程,我告訴他們:「雖沒有台灣執照,但是對病人來說能給我一副好牙的就是好醫師!為何在美國有執照又是一位全球這麼知名的牙醫師,來到了台灣卻不能替病人治牙,到底是為什麼?能夠遇上世界名醫,對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我當然不想拒絕!」在這事件中,我與全部的病患一樣,不是受害者,而是受益者。請大眾思考一下:病人得到了良好的照護,卻指責如此醫術高明的醫師是密醫,這說法我非常不認同。如果只是不諳中文,並非醫學專業知識的不足導致無法考取台灣醫師執照,卻因而被禁止在台灣行醫,對於我們這些病人而言,的確很需要陳俊龍博士這麼高超的技術來救治,實在是不公平的,病人也有權利去追求健康呀!


  社會上出現一些閒雜耳語指稱,陳博士收費過高、超乎於一般的牙醫師標準,甚至有節目還做了圖表,用來比較台灣牙醫師與陳博士的收費,大放厥詞地說,陳博士的醫療費是台灣牙醫師的好幾倍。毫無疑問的是,陳博士是收費昂貴,這是大眾皆知的,不需爭論。但是陳博士的植牙技術也遠高於一般牙醫師,不是嗎?


  我佩戴假牙已有七、八年的歷史了,因為先前的牙醫師曾經說,我的牙床結構不好,所以醫師不建議我植牙。
 

  直到2011 年12 月,我因參加媚登峰公司所舉辦的介紹植牙說明會,莊雅清小姐在現場敘述並與大家分享自己飛到美國找陳博士植牙的案例,還開心地告訴會員們,他一次植了17 顆牙,微創手術結束後立即搭機回台灣。


  一直戴了多年假牙的我聽到後非常心動,期待著或許我也可以選擇植牙,脫離每天配戴假牙的日子。


  藉由莊小姐舉辦的說明會,我認識了陳博士,一個從小就被送到美國獨自生活的小留學生,在異國無親無故,要怎麼在美國主流社會中闖出一片天,不需要懷疑,靠的就是實力了!我當下被陳博士的哈佛博士背景、多項自創植牙專利的技術與許多成功案例給說服了。一生能有幾回可遇到世界名醫替你操刀呢?我立即決定要緊緊抓住這個機會,請陳博士替我植牙。


  隔年一月中旬,媚登峰來電通知,陳博士即將前往大陸,會在台灣過境,預計停留兩天,我很幸運地被排入陳博士的看診名單中,終於與陳博士見面、約好植牙,當天我就接受陳博士的建議,植了全口28 顆牙。手術非常順利地結束,術後牙齦不腫不痛,至今非常健康,還可以正常飲食,沒有任何牙齒問題產生。我相信許多病人都跟我一樣,相當感謝陳博士以謙卑有禮的態度服務病人,實稱仁心仁術。


▲術前vs.術後。

▲術後X光。






- 張泠 -

TOP